close
        我所接觸過的地主或屋主,大部分通常都不是故意想要獅子大開口,只不過是想拿回屬於自己「合理」的那一部分而已。
 
先說個題外話。
 
        大概六字頭前後年紀的人,應該有印象流行過一種集卡冊,要去雜貨店買一包五元的小紙包,裡面有好幾張小紙片,都是集卡冊中大張底圖的局部,買回來後要按圖索驥的把小紙片貼在集卡冊的大圖上,只要把某張大圖集滿後,就可以寄回去公司換贈品,其中還會有一張「特別」蓋上傳說中的公司章,總是特別難買到,沒有集滿大圖的小紙張,就只是貼在集卡冊上的一張紙,不能換獎品
 
        能換獎品,究竟是每一張紙的功勞?還是最後那一張紙的功勞?或是蒐集者的功勞?會不會其實是爸爸媽媽給的零用錢的功勞?這些功勞是誰的又應該如何分配才合理呢?
 
        都更改建的整合跟集卡冊很像,通常單戶不成案,得需要一定面積的範圍內的諸多住戶一起成就;通常住戶自己沒有能力整合,得需要建設公司或專業人士協助。該如何分配才「合理」?容積又分為基準容積、獎勵容積,甚至有不少的案子會做容積移轉,又各應該如何分配才算「合理」
 
        再說個小故事。
 
        有一個人骨頭斷了,醫生用一根鏍絲釘將病人骨頭接好,收費5000美元。那個人說:才一根螺絲釘而已,為什麼這麼貴? 醫生回答: 一根鏍絲釘:1美元;怎樣放進去:4999美元。
 
        都更改建的案子,因制度讓所有的貢獻,以土地面積為基準來呈現,很多人便只看到最後的獎勵值那麼高,總面積那麼多,全部都是土地持有者的功勞,我不過只是想拿回「合理」的;通常都沒意識到(有些會故意忽略),個別房屋與土地的條件不同,以及整合者或實施者在整個過程中間的專業、經驗、時間、服務、花費、取得容積獎勵的成本與承擔的風險。
 
#怎樣叫合理,唉!公說公有理。
#集卡冊與小紙張缺一不可,應該合作。
#專業無價,都更的專業很容易被當作無價(沒有價值)。
#不過,我們依然以平常心歡喜做。
#有一種合理叫做把你口袋裡的也給我
 
《開發日常—我只是想拿回合理的》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都市更新理易明 的頭像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
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
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