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      有網友說,找建設公司合建會被分掉利潤,於是想要自辦更新,自己來整合,然後找建築師規劃、找銀行貸款、找營造廠施工、找代銷公司銷售,這樣的話,改建的坪數可以全部分回,銷售可以自己控制,最不吃虧,利潤可以全部回到屋主身上。
 
        有這樣的想法,其實無可厚非,社區有能力自行完成,我們樂見其成。
 
        也許因為房子都是“工”人蓋的,你看“工”這個字啊,稍微出點頭看起來便是“土”了。所以一般人不會想要自力造車、自己做手機……,因為那些感覺就是很需要專業、技術,但,放眼工地,裡面很多工人可能才國中畢業而已,似乎蓋房子,並不困難!
 
        是耶?非耶?
 
        跟上館子吃飯一樣,一樣是炒青菜,菜市場三把五十塊,餐廳一盤一百八,怎麼算怎麼不划算。但三把五十,沒有算到油鹽瓦斯蒜頭,沒有算到鍋碗瓢盆洗碗精,沒有算到做菜的時間與歲月培養的手藝,也沒有算到炒不好吃不下的,炒太大盤吃不完倒掉的,上班忙沒時間煮冰到兩把菜乾掉的。
 
        整合是最困難的先不去提,規劃設計真的交給建築師就好了嗎?產品定位、坪數設定、空間配置、立面外觀、選材用料、容積獎勵要拿多少(不少危老案僅取得獎勵16%。到底拿幾趴,整個量體與成本會比較有效率?)......都沒有專業、技術的成分嗎?當然不能排除社區住戶有"能人"可以包辦,會無償去做市場調查,去跟建築師磨圖十數次甚至數十次。
 
        但若需支付報酬給這位又熱心又專業的住戶,多少算是適當的呢?
 
        營造施工的部份先不提監工、營建品質與施工的眉眉角角,除非社區又有"能人",充分瞭解營造相關的各種工料價格行情,可以砍在刀口上,不然自辦更新會不會收之桑榆卻失之東隅?
 
        不過說真的,如果能找到足以信任的能人們協助,而且能夠明確分工又能團隊合作,出狀況的時候不會推責任撂擔子,就算付費聘任,應該還是比被建設公司賺走的錢來得少。至於與自力更新相較之下,個人認為找建設公司至少有個好處,就是有問題的時候可以有個幹譙的對象。
 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都市更新理易明 的頭像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
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
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