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合建』,不管是都更的還是危老的,簡單來說,就是拿舊的房屋土地換新的大樓車位,舊的部分越多越值錢,換到新的也越多越大,想知道能換到多少,就必須先了解自己有多少,所以我們先來聊聊山上樵夫的故事。
故事是這樣的:樵夫帶著斧頭上山砍柴,斧頭掉進湖裡,樵夫急壞了。湖面出現女神。
女神說:「山上的樵夫,這把金斧頭,是你的嗎?」
樵夫說:「是你的,不是我的。」
女神又說:「那這把銀斧頭呢?」
樵夫:「是你的,不是我的。」
女神:「那這把舊的鐵斧頭一定是你的。」
樵夫﹕「太感謝您了!是我的。」
女神﹕「你很誠實!金銀斧頭都送你吧!」
後來隔壁賣牛肉麵的知道了,就寫了首歌來紀念樵夫~
『是你的,是我的,山上樵夫!』
別傻了,合建的談判過程當中,你如果承認自己家是鐵斧頭,是不會有女神跳出來送你金銀斧頭的,也因此真不能怪屋主錙銖必較,甚麼都說是他的。
對屋主而言,很簡單,房子、土地、裝潢、院子、外推、加蓋、可以停車的位子、三個孩子,看得到的都是我的;看不到的,多年回憶、一公里外的捷運、附近豪宅賣100萬,也都是我的。
房子、土地有權狀的就不用說了,裝潢是花大錢的,院子、外推、加蓋是我在用的,可以停車的位子是我多年捍衛下來的,三個孩子我總要幫他們考慮一下的;而回憶是無價的,一公里外的捷運對我是有加分的,附近豪宅賣100萬是我覺得我家也可以的。
就一個開發人員而言,我也好希望台灣的建築法規可以把這些都考慮進來,這樣子的話多好規劃啊,也不用每個案子都談得那麼辛苦了,只可惜事與願違,一塊「土地」能蓋多少面積是有限制的,容積率固定,獎勵值盡量爭取,數字一算,最多就只能蓋那麼多了。那其他都沒用了嗎?「房屋」在原容積超過法定容積的時候會有幫助,或是房子是海砂屋、危險建物…,也是有加分的。再其他的,說真的,對於新建大樓的部分,沒有辦法增加一平方公分的面積。
那真的就沒用了嗎?裝潢、院子、外推、加蓋還是有價值的,談合建嘛,建設公司好歹會補貼一下;舊房子的回憶留在心中,請期待新房子為您創造更美好的回憶;附近有捷運、公園等好環境,相對房價高一點,屋主當然可以分多一點,但我們怎麼可能做個案評估與分配規劃的時候,沒把這些考量進來;附近豪宅的價格,不是不能參考,但要看咱的基地規模與建築規劃,特別要注意的是,營建成本花越多,有可能造成分回去的坪數越少,投資一定有風險,請您審慎評估;三個孩子不是不能分回三間,但重點是,如果您分回的坪數是30坪的話,您要能接受三間10坪的房子,那我也能想辦法規劃給您,要不然您要是生了八個十個我不就完了;至於門口可以停的那個車位,以及頂樓加蓋的問題,再利用其他的篇幅說明。
磨刀不誤砍柴工,想改建的屋主大大們,可以認真的檢視一下,家裡的老房子究竟是一把什麼斧頭。是你的?是我的?山上樵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