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      容積有法定上限,只能小於不能超過;建築技術規則是同一本,換不同建築師設計,總面積也是大同小異;容積獎勵看基地條件、願意花多少成本,一樣有上限,無法想拿多少就拿多少。
        都有上限,表示一個改建案,面積有極限,最多就是那麼多,跟一斤麵粉不管加多少酵母粉,做出來的麵包大小一定有極限,是一樣的。這是我們應該要具備的第一個概念。
        每個人都想分最多,採委託興建模式,即由地主出資,建商或營造廠不分配任何坪數與車位,由所有地主分回所有全部的坪數與車位,原本覺得建設公司會多賺走的部分,回到全部地主身上,這樣地主們會分回最多。這是我們應該要具備的第二個概念。
        那麼,雖然是所有地主分回全部坪數,但彼此之間要怎麼PK分出多寡?便是整合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了。這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。
 
有人說,按照土地持分面積才公平,因為容積是賦予土地的。
有人說,按照舊有房屋面積大小才公平,因為原本就是我住多大,你住多大。
有人說,不管如何,也還要分出個東西南北、依山面水、樓層高低才行。
有人說,誰說都不準,花錢交給國家高考的估價師處理。
由估價師估價是一個好方法,但怎麼估出來的,一般人通常沒概念。那麼有沒一種大家普遍能接受的說法,能幫助大家在談分配時,更快進入狀況?
 
        筆者結合實務經驗以及所學所思,嘗試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—房地比。
 
        房地比可以上網查,是指房屋及土地占不動產所得的一定比例。擴大解釋,簡單理解,一宗房地產交易,通常會包含土地與建物,所以通常會有兩張權狀,一張土地權狀,一張建物權狀。所以一間總價1000萬的房屋交易,看地段,也許是房屋422萬,土地578萬,也可能是房屋250萬,土地750萬,房地之間自會產生比例。
而改建是拆掉土地上的舊房子,土地與房屋各自擁有的價值,都應該被分開計算,認真看待。
 
那麼,房地比有甚麼神秘力量呢? 
 
我的處理方式是:
新房子房價100萬以上的地區,房地比按1:9分配。
新房子房價80萬-100萬的地區,房地比按2:8分配。
新房子房價60萬-80萬的地區,房地比按3:7分配。
新房子房價60萬以下的地區,房地比按4:6分配。
有買過預售屋的大概就會知道,合約書裡面通常會存在上面這樣的一個比例。當然房地比例可以再講究細分,但我個人認為簡單就是明瞭,細分沒完沒了,所以工作上就是依照上述的數字處理個案。
 
        決定房地比之後,遇到分配問題,我們就有一個依據,先將上述第一個概念中的那個極限面積分成兩個部分,一個部份是按照土地持分面積分配的數字,另一個是按照房屋價值分配的數字。
例如:全案房屋可登記面積1200坪,該地區房價70萬,則其房地比用3:7計算,由地主按照土地持分面積比例分配(當基地過大,有公告現值差異時,可按公告現值加權處理)可分配的面積1200*70%=840坪,舊有房屋部分按房屋價值來分配的面積1200*30%=360坪。
 
        接下來就比較簡單了,因為人住的是房子,所以別去談甚麼角地、臨路、我家有地下室……,土地部分大家就用面積來PK,假設300坪土地(公告現值都一樣),老王土地持分面積15坪(總戶數20戶),占全部面積15/300=5%,則老王土地部分可分得840*5%=42坪。(原因是,如果一直談不攏,就是住到房子倒,房屋的使用價值用罄歸零,到時候也只剩土地可以比大小)
        剛剛沒談到的角地(邊間)、地下室(有權狀)、座向位置(通風採光)、臨路條件(出入動線)、樓層高低(要爬多少樓梯的樓層價差)、增建頂加(使用價值)、門口停車(佔地為王)、五年內的裝潢(剩餘價值)……,這些買中古屋會影響到房價差異的因素,通通很認真地變成房價之間的PK。假設房屋平均一戶2500萬,全部價值50000萬,老王家住一樓、前後院外推、門口停車、座北朝南、去年裝潢、吉星高照……,他家價值3200萬,占全部價值3200/50000=6.4%,則老王舊屋部分可分得360*6.4%=23.04坪。合計出資興建分回42+23.04=65.04坪。
車位部分,看大家要按照分得面積比例分配車位,或是大家講好先一戶一個,其他再按分得面積比例,或者其他方式,總之,大家有共識就好。
 
為甚麼說房地比有神祕力量呢?
 
        我承認這是一種妥協的方式。但剛剛那個案例,如果只按土地持分,老王只能分得1200*5%=60坪,老王停車方便又不用爬樓梯,肯定不樂意改建;如果只按房屋價值,老王可以分得1200*6.4%=76.8坪,肯定有人連60坪都分不到,大家原本房子一樣大,憑啥改建完,你家多我20坪,換鄰居不樂意改建了。
        個人認為並不存在完美的、人人滿意的分配方式,那麼透過房地比,兼顧土地價值與建物價值,在沒辦法之中想辦法取得一個或許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平衡,加速大家早日擁有安全的家。。
 
        至於談合建的話,按照上述方式,先把各家面積確定下來,合建比例就是由預估售價、營建建成本與所需利潤決定了。
 
temp745.8268976692846.jpg8013889684000300308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都市更新理易明 的頭像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
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

    都市更新理易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